原文
君子曰︰學不可以已。青,取之於藍,而青於藍;冰,水為之,而寒於水。木直中繩,輮以為輪,其曲中規;雖有槁暴、不復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故木受繩則直,金就礪則利,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,則知明而行無過矣。
吾嘗終日而思矣,不如須臾之所學也;吾嘗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見也。登高而招,臂非加長也,而見者遠。順風而呼,聲非加疾也,而聞者彰。假輿馬者,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;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絕江河。君子生非異也,善假於物也。
積土成山,風雨興焉;積水成淵,蛟龍生焉;積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聖心備焉。故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。騏驥一躍,不能十步;駑馬十駕,功在不舍。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螾無爪牙之利,筋骨之強,上食埃土,下飲黃泉,用心一也。蟹六跪而二螯,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,用心躁也。
譯文
君子説︰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。靛青,是從蓼藍中提煉出來的,卻比蓼藍的顏色還要深;冰,是水凝固而成的,卻比水還要寒冷。木材筆直得符合繩墨的標準,把它烤彎造成車輪,它的彎度就符合圓的標準;即使乾了,也不會再次挺直,這是因為經過火烤加工,使它變成這樣的。因此木材用墨線量過就能取直,刀劍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變得鋒利,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省察自己,就智慧高明,行為不會有過錯了。
我曾經整天思索,卻比不上學習片刻所得到的知識;我曾經踮起腳遠望,卻不如登上高處看得廣闊。登上高處招手,手臂並沒有加長,可是在遠處的人也看見。順着風呼叫,聲音沒有加大,可是聽的人覺得很清楚。借助車馬的人,並不是雙腳跑得很快,卻可以行千里;借助船隻的人,並不是能游泳,卻可以橫渡江河。君子的本性並不是與人不同,(只是)善於借助外物罷了。
堆積土石成了高山,風雨就從那裏興起了;匯積水流成為深淵,蛟龍就在那裏生長了;一個人多行好事,自然養成崇高的品德,心智澄明,就具備聖人的思想境界。因此不積累半步,就沒有辦法到達千里之遠;不積累細小的溪流,就沒有辦法成為江河大海。駿馬(雖能日行千里)只一跨躍,不足十步之遠;劣馬走上十天(也能跑完千里的路程) ,牠的成功在於不停步。雕刻幾下就停下來,腐爛的木頭也不折斷;不停地雕刻下去,金石(堅硬的材料)都能刻鏤。蚯蚓沒有鋭利的爪子和牙齒、強健的筋骨,卻能向上吃到泥土,向下喝到泉水,這是由於牠用心專一啊。螃蟹有六隻腳和兩隻鉗子, (但是)如果沒有蛇、鱔的洞穴,牠就無處棲身,這是因為牠用心浮躁啊。
全文結構
中心思想:人必須不斷學習
首段:學習的長期意義
1) 學習令我們進步,原來是學習能擴展自我的特質。
2) 學習令我們更聰明,令我們能自我反省,減少過失;甚至能易變原來之狀況。
加以佐證的例子:
青出於藍: 佐證1)
冰寒於水: 佐證 1)
輮木為輪: 佐證 2)
木受繩則直: 佐證 2)
金就礪則利: 佐證 2)
第二段:學習的短期成效
1) 憑藉學習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加強自身的本領和才幹。
2) 憑藉學習彌補個人不足,從而取得成就。
加以佐證的例子:
「登高之博見」: 佐證1)
「登高而招」: 佐證 1)
「順風而呼」: 佐證 1)
「假輿馬」: 佐證 2)
「假舟楫」: 佐證 2)
第三段:學習的方法和態度
方法︰積累
以「積土成山」,「積水成淵」,「積善成德」;「不積跬步」、「不積小流」作比喻,說明不斷學習所帶來的知識積累,才可有所成就。
態度︰
1) 持之以恆︰「騏驥一躍」對比「駑馬十駕」;「朽木不折」對比「金石可鏤」,指出就算天賦不佳,只要堅持不懈地學習,也能成功。
2 ) 用心專一︰以蚯蚓的用心專一對比螃蟹的浮躁不一,說明學習時用心專一才能取得成功。
問題
1. 在荀子《勸學》一文中,「青出於藍」、「冰寒於水」和「木受繩直」、「金就礪利」分別比喻事物有甚麼特質?又荀子以這兩組比喻說明甚麼道理?
「青出於藍」、「冰寒於水」比喻:說明事物可經過一定的變化過程,從而有所發展或擴展,有所提昇。
「木受繩直」、「金就礪利」比喻:說明事物經過人為的改進,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。
這兩組比喻說明的道理: 學習的意義在於可令我們進步,因學習能擴展自我的特質。學習亦令我們更聰明,令我們能自省,減少過失;甚至能易變原來之狀況。
2. 在荀子《勸學》一文中,曾提及學習的效能在於令個人事半功倍和彌補不足,試以他所用的引例加以闡述(6分);又所要表達的道理是甚麼?(2 分)
就事半功倍而言,荀子以「高處」和「風」比喻學習。指出人站在「高處」揮手,遠處的人才能看到;人若藉「風」推送叫喊,遠處的人才能聽到。
就彌補不足而言,荀子以「車」和「船」比喻學習。指出人的腳力有限,若借助「車」子,則可日行千里;又指出人的泳術亦有限,若借助「船」,則可渡過大江。
所要表達的道理是人須借助學習,才能獲取更多知識。
3. 荀子以多個例子說明「善假於物」的效益,試列出各個例子中的「物」,又這些「物」用來比喻甚麼?試用兩個四字詞概括「善假於物」的效益。
例子中的「物」有高處 、風、馬車和船隻,這些「物」用來比喻可以幫助個人提高智慧和品德的「學習」,「事半功倍」和「彌補不足」這兩個四字詞能概括「善假於物」的效益。
4. 荀子在「勸學」一文中,指出學習態度該怎樣?他又以那些例子加以佐證?
荀子認為學習態度在於「積累」,並以「積土成山」、「積水成淵」、「積善成德」;「不積跬步」、「不積小流」作比喻,說明只有不斷學習和積累才能有所成就。
5. 在荀子《勸學》(節錄)中,荀子怎樣運用對比手法指出「不舍」是重要的學習態度?試從文中摘錄一個例子,並略加說明。
句子:騏驥一躍,不能十步;駑馬十駕,功在不舍。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
說明:以駿馬和劣馬作對比,或以雕刻腐爛的木頭和雕刻堅硬的金石作對比,突出資質高低並不重要,只要不放棄,持之以恆,就會成功,說明「不舍」的重要。
6. 在荀子《勸學》一文中,「螾」和「蟹」分別比喻哪類人?又荀子以「螾」和「蟹」這兩個比喻說明甚麼道理?
「螾」︰天賦較差,但專心致志的人。
「蟹」︰天賦較佳,但心浮氣躁的人。
說明的道理︰就算是天賦較差,但只要專心致志,便能夠以勤補拙;相反,即使本身條件較佳,但若是心浮氣躁,也難有成就。
7. 在《勸學》(節錄)中,「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」這組句子,試從句子結構分析它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,並評論這種手法的表達效果。
修辭手法:對偶
表達效果:此處使用對偶手法,讓句子的語言變得整齊勻稱,別具形式美,而且朗讀起來節奏相同,音樂感強。
8. 荀子的《勸學》中,「鍥而捨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捨,金石可鏤。」一句中運用了兩種修辭手法?這兩種手法配合運用有什麼作用?
手法︰ 對偶、 對比
作用︰ 兩種手法相互配合,既可令文章氣勢和節奏感增加,同時又可以清晰地突顯作者的觀點,使人明白當中的利弊。
9. 荀子「勸學」一文的主旨是甚麼?又荀子如何藉著其全文結構達到此目的?
主旨是學習不可以停止,荀子為達勸導人們要不斷學習之目的,先動之以學習的好處:長遠的意義使人進步和更加聰明,短期則是起著事半功信和彌補不足之成效;然後,再以學習者自身條件作進一步探討,指出積累這學習方法之重要,再抱著持之以恆和專心致志的學習態度,定必有所成就,由此論證「學不可以已」的重要與可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