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論與實踐

理論與實踐,二者同為重要,無分軒輊,你同意嗎?試以「理論與實踐」為題,寫作一篇文章。

我們學懂一件事,基本上有兩個方法,一是透過現行理論,這大多是前人從事物中理出心得,並系統性地以文字表達出來;另一個方法則是透過個人親自的實踐,從中累積經驗。典型的例子是我們學習游冰、烹飪、甚至使用自行車,我們可閱讀一些相關的理論書籍學懂其技巧,亦可從實踐中自行領略當中的竅門,二者均可行。個人認為,這兩種方法於明瞭世事亦同樣重要,實無分軒輊,就如飛機的左右翼般,缺一不可,否則飛機便難以在天空中翱翔前進;而世界的文明,其進步亦因理論與實踐的相濟共容,才能達到今天空前的發達水平。

倘若我們過份著重理論,忽略實踐,便很容易脫離現實,失卻實用的價值。很多時,我們會詬病一些學者,過份專注理論發展,一切出自臆想,妄顧現實條件,只是一廂情願埋首於自己空想的理論世界中,過於「出世」,跟現實背道而馳,且愈走愈遠,結果走入學術的死胡同,鑽進牛角尖。這方面,最經典的歷史例子,要數到戰國晩期趙國的趙括與三國時蜀漢的馬謖,他們過份迷信理論,特別是前者,以為自少熟讀兵書便能打勝仗,結果在長平之戰,慘敗於充滿實戰經驗的秦國名將白起;而馬謖也在諸葛亮最關鍵的一次北伐中,妄顧客觀現實條件,最終失守街亭,敗於曹魏實戰多年的名將張郃之手,兩者最終下場也是失掉了性命。由此可見,理論固然重要,但不可以過猶不及、矯枉過正,畢竟,實踐有其一定的現實意義。

然而,過於偏重實踐,忘卻理論的梳理與累積,我們在了解世事,又會出現效率成疑。畢竟,從實踐所獲得的經驗是相當寶貴的,要經過個人或團體的不斷嘗試,當中所花的時間與心力,實在不菲;若我們不將當中的心得,加以系統整理和總結,並以文字記下,便不能將這些實踐中已確認的成果流傳後代,那下一代人又要推倒重來再經歷漫長歲月的犯錯與嘗試,才重獲原來的知識,這是何等失去效益!而且由此每代人也原地踏步,那人類的文明便難言進步了。事實上,這個由反覆驗證所帶來的實踐經驗,實在難得,我國之所以在古代出現很多重大的發明,如火藥、造紙和指南針,乃由於我們歷史的源遠流長和人口眾多,才有足夠的時間和人力反覆犯錯從而最終得到真理。這些知識的得來,甚至是可一不可再,若我們不加以理論總結和進一步深化,大有機會失傳,便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損失。

故此,理論與實踐,兩者並不是互相替代,而是相互配合,取長棄短,各為其補苴罅漏 ;唯有這樣,才能將個人的造詣或社會的文明發揚光大。已故的武術名家李小龍,他之所之跟其他武師不同,是他不單只具備一般武師的實戰經驗,更有一套理論框架來總結自身所得的武術體驗,是為「截拳道」;然而,他又不會過份沉迷理論,強調當中的實用價值,認為天下武學並無門戶之分,只要具備實戰的應用價值,就該採用,這亦是他武學之精髓。李小龍武術上的身體力行,和重視理論的擴展,取得相互之間的平衡,最終其武學名揚天下,乃實至名歸。我國宋明兩朝重視理學,強調心性的理論發展,結果過於極端,束書不觀,流於空談,至使明代哲學家王陽明鼓吹文人要「知行合一」,不能只坐著清談,忽視付諸實行的意義。此等例子,在在説明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與融和之重要。

由個人體驗到歷代的現象,我們可窥探到,事物各走極端均帶來災難,理論與實踐亦然,我們必須取其均衡,相互結合,才能達至和諧之境。這個中庸之道本身也是一條理論,就讓我們表現於行為上,體現當中「知行合一」的奧妙。

Share your thoughts